2018年9月,我校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评选工作顺利完成。通过对申请者进行的两轮关于校史、著名科学家校友事迹、“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事迹以及科学家精神的认识程度考察,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最终评选出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候选人10人。为积极倡导学习中国近现代科学家精神,风采人物栏目将隆重推出该系列人物专访。
下面让我们走进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候选人——陈东莹。
大多数人称她为“孤傲”、“严谨”,而她更喜欢以“不谈梦想的现实主义者”来标签自己。
缘起
一切故事从15年结束的高考开始。
高考结束,填写完志愿,一切事情告一段落。
2015年09月陈东莹带着无比的憧憬,来到了自己仰慕已久的大学,也开始了她崭新的身份——大学生。
大一那年出奇的快,她只记得自己一直在追赶时间。上课,自习,学生工作,生活还像高三一般忙忙碌碌,这一年她在大学里认识了很多人,对某些事的思考方式有了改观,没有改变的依旧是她对学习的态度。大一结束,两个学期的努力终归得到回报,嗯,总分班级第一,松了口气。
在这一年里,她几乎每天都能看到学院旁的山羊雕塑,那是为了纪念旭日干院士所雕的试管山羊雕塑。旭日干院士是一位积极探索真理,有创新精神的科学家,这也是她第一次觉得科学家并不是在小学时候被追问以后的理想时随口搪塞过去的理由,而是变成了离她那么近的一个让人无比崇敬的职业。可能也是这小山羊的鼓舞,每次经过它的时候陈东莹都会瞄一眼这个世界首例试管山羊的雕塑。内心都会去想:“当时的旭日干院士多么兢兢业业的恪守在自己的研究岗位,在多少个日日夜夜的研究中才获得了这样的成功?!”旭日干老校长这位国家院院士,第一次让她离科学精神这么近,第一次让她感受到科学的力量,去追寻科学的魅力。
注定
世界以痛吻我,要我回报以歌。
这一年她成长的很快,在遭遇不公平待遇时学会了一笑而过。她也曾有过滑铁卢似的内心波动,就像“乌云背后的幸福线”一样,挺过去了就会破茧成蝶。在这一年,她仍抽出时间奔走于各种志愿者活动,她说:“我很喜欢在别人寻求帮助的目光投射过来时,去献出自己的力量,成为那一刻短暂的蜘蛛侠。” 2016年4月份参加了大学生艺术节活动志愿者,2016年5.21 在艾博伊和宫做志愿者,2016年10.1国庆节在回民区参加了“升旗仪式”的志愿者活动,2017年5月14日参加“天衡相伴相约南湖——陪妈妈一起行走大型公益活动”。这些看似平凡中,她收获了一份属于自己的快乐与满足,使她体会到社会大家庭的和谐友爱。
在这么多的活动中她从那些坚守于自己的岗位,无比热爱自己工作的人们身上也领悟到了一份独特的“科学精神”。平凡见证伟大,“追求真理,崇尚真知”八个字同样受用于平凡岗位上的劳动人民。因为劳动人民同样追求科学精神,才有了祖国蒸蒸日上的繁荣。
缘来
未名湖畔, 微风不燥
陈东莹在大三上学期如愿来到了未名湖畔,经过两年的辛勤汗水,大三时期以专业课第一的优异成绩,获得了去北大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两年起早贪黑日复一日的学习,加班加点的期末复习换来在北大学习半年的机会,这机会对她来说弥足珍贵,同时也是对她努力的一种认可。
来到北大,这座全国莘莘学子心心念念的地方,她当时真的很激动。但是在学习生活一段时间过后,她才深深地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北大的上课时间是早八点到中午十二点,上午的课程结束。下午的课程从下午一点开始,是的,中午没有午休。这对于她这种习惯了午休的人来说简直是一种折磨,慢慢生物钟调整过来之后,她又由衷的开始羡慕与敬佩北大的师生。一节选修课一百多号人,座无虚席,往往很多人都没有座位,站着听课,一百多号人的课堂没有人玩手机,课上打开手机的人都没有。下课,老师会自行擦黑板,不管是哪一位老师,下课之后很“理所应当”的擦完黑板走出教室。这是北大留给她的深深的印象。这就是很多人向往的北大,从学生到老师,都保持着一份初心。
鲁迅先生曾说:“哪儿有什么天才,我只不过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用来工作而已。”鲁迅先生不是天才,同样北大的学子也不是天才,他们只是把别人午休的时间拿来学习而已。
北大,深深地刻在她的脑海中。这样的北大,与她印象中的北大不太一样又很一样。科学精神最宝贵的是探寻真理,在北大每个人把自己探寻真理的道路不断拓宽,江流般像真理奔去。
始终
幸运降临,驶向彼岸
大四上学期,在前不久的日子里,她顺利拿到了中央民族大学的研究生推免,被民间文学方向所录取。她说:“我在北京大学交换期间因多修了几门关于民间文学的课程,促使对民间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放弃了一直喜欢的语言学,毅然决然地选择了民间文学。”在北大期间,陈东莹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差距,决心通过深造,继续硕士学业,使自己更加完备。大学以来一寸一寸走过来的路,她说还是很感谢曾经每天都会见到的山羊雕塑,它带给了我科学精神使她没有蹉跎大学四年时光。
奋发有为,
时不我待,
扎实走好脚下的路,
迎接的定是一缕缕阳光。
获奖者的个人认识
通过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让我更加有系统地了解到了著名科学家校友事迹、“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对我国做出的贡献。他们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深深地打动了我。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须掌握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基础,也要具有科学的思考方式和科学精神的高素质人才。不愧于前人,做出我们这一代人的贡献。
【附】陈东莹个人简介
姓名:陈东莹
年级:本科2015级
学院:蒙古学学院
专业:蒙古语言文学
【社会工作】
2015年10月参加内蒙古大学希望支教社;2016年05月成为内蒙古志愿者联合会的一员;
2017年05月参加“天衡相伴•相约南湖—陪妈妈一起行走大型公益活动”;
2017年05月参加蒙古学学院第九期“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大学生骨干培训班;
2017年08月参加内蒙古自治区成立70周年“草原儿女心向党惠民演出”;
2017年09月赴北京大学交流一学期;
2018年08月在内蒙古蒙科立软件股份有限公司实习;
2018年09月在内蒙古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担任学工助理。
【成果获奖】
2017年04月申请到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的机会并担任组长一职;
顺利通过蒙古标准音、普通话二级甲、教师资格笔试等考试;
2017年获得内蒙古大学“三好学生”称号·;
2017年获得国家奖学金,;
2018年度被评为内蒙古自治区级三好学生;
连续三年获得内蒙古大学优秀学生奖学金一等奖;
连续两年获得内蒙古大学单项奖学金;
2018年获得第二届全国大学生环保知识竞赛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