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8年9月,我校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助学金评选工作顺利完成。通过对申请者进行的两轮关于校史、著名科学家校友事迹、“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事迹以及科学家精神的认识程度考察,秉持着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最终评选出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获得者10人。为积极倡导学习中国近现代科学家精神,风采人物栏目将隆重推出该系列人物专访。
下面让我们走进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助学学金获得者——包高娃。
我见你提及梦想时,眼里闪烁着耀眼的光芒
有人说,大学不过是高中的延伸,在这里还得继续高中那种拼命学习;又有人说,跨进大学校门,前途和事业便有了保障。然而,对于包高娃同学而言,大学不是幻想,更不是妄想,而是承载了她伟大的理想。
谁都有梦想,但多数人都只是想想。所以梦想最终只能是梦,从未想过要如何去实现,亦或者根本不相信会实现。而她却选择了出发,义无反顾,成为了那一个追梦人。
“我能看清远方,也能踏实地走在路上。
一切决定如果脱离了现实,就会丧失价值。
永远保持一颗童心,拥有自己的优势,也允许缺点的存在。”
她是包高娃,内蒙古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社会工作(蒙授)专业2015级本科生。是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获得者。曾任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学生会教务科研秘书处部长、社工协会实践部部长;现任2015级蒙授社会工作班班长兼任团支书一职。曾被评为自治区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学生干部、校级优秀团员、内蒙古大学“璀璨群星耀内大”优秀大学生标兵、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励志青春感动民社”年度人物等。如今,保送研究生至中山大学。
已入秋,却不见树叶有丝毫松动的迹象。酷暑的余温还在萦绕。天晴得像一张蓝纸,几片薄薄的白云,像被阳光晒化了似的,随风缓缓浮游着。而这一切正与高娃当时久久不能平静的心构成了鲜明的对比。
回忆起9月19日那一天,眼前这个成熟稳重的女孩说到:“从17日中午公布候选人名单到19日,仅仅一天半的时间里,既要上交申请材料,也要编写科学家精神学习心得,更是要准备19日的面试和笔试,那一天算是真正感受到了时间的紧迫。笔试现场更是彷佛空气都凝固了。同学们有的低头沉思,有的奋笔疾书,耳朵里听不到教室里一点的声音。看着旁边同学全神贯注,胸有成竹的样子,更让自己紧张的不得了。”
但是,命运总是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对于神秘的科学世界,包高娃一直保持着敬畏之心。却又忍不住填补这一份空白。所以平常阅读过的《“两弹一星”元勋》、《中国科学的晨曦》、《中国现代科学家》等书籍这一次又让她重温和感受了一遍科学家的精神世界,让她更加坚定意志要成为一个求真务实、知行合一的新一代青年。
“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在学习上,她始终牢记:学习是学生的第一要务。在过去的学习生活中立足于自己的专业,时刻没有放松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在老师和同学们的指导和帮助下学习成绩稳居第一。因此获得过校级学业优秀奖学金一等奖、乌兰夫奖学金、火箭军奖学金等奖项等多项奖学金。并且也用她刻苦努力换来了去北京大学交流学习的宝贵机会。
“在不断进步中一路前行,在求索、求知路上收获人生。”
“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
青春如初春,如朝日,如百卉之萌动,如利刃之新发于硎,人生最宝贵之时期也。所以在她充满活力的年龄牢牢抓住了社会实践这个课堂教育的延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课堂做优秀学生,课下做优秀实践者”——这是包高娃所秉承的的理念。
2016年8月至9月参加了中山大学社会科学调查中心“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项目”内蒙古区调研工作,任执行督导和调查员;
2016年11月至12月间在呼和浩特市民族小学开展了“生命教育”小组服务;
2017年5月支持参加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国家级);
2017年5月参加内蒙古草原文化保护发展基金会“牧区牧民收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项目”调研工作;
2017年7月至9月在广州市启创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青年地带实习;
2018年3月参加呼和浩特市社会组织创新服务(孵化)基地社区居家养老公益种子项目;
2018年8月至9月带队参加内蒙古大学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在互相协助、互相扶持、共同进步、共同成长中实现‘学用结合 知识支撑实践’的理念”——这是她实践活动中的体会。
个人认识
感恩中国近现代科学家奖学金要求我们不仅要学好知识而且要对校史、校友事迹及近现代科学家的精神事迹进行深入学习的同时要与实践结合,视其为一种动力,激励自己去求真知识,练真本领,知行合一,做实干家。
(立德树人网记者 田晓雨 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