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感悟> 正文

淬英雄之心,长吾辈之志

西南大学 作者:王钰洁 编辑:吴佳媛 日期:2021-06-25 点击数:[]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励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

——题记


1926年的8月16日,那年的河北已经进入晚夏,宁河县的一个小镇子里,一个婴儿在微凉夏风中呱呱坠地。石蕴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二十三岁,青年志初成,一心求学赴清华;二十五岁,偶拾机遇,青年得以结缘于物理;三十九岁,躬耕科研,自此二十八载隐姓埋名。无双国士,大国脊梁,而他的名字,曾经是这个国家的绝密。


他是伟大的,隐姓埋名大半辈子,不求闻达富贵,为国奉献一生。他把青春融进了祖国的山河,在通往祖国未来的征途上,无私拼搏的,是他;在共和国的星河里,永远闪光的,是他;在中华儿女的心中,永远歌颂的,是他。他,就是两弹一星元勋之一,“氢弹之父”,于敏。


隐姓埋名二八载,躬耕科研淡名利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苏交恶,昔日的盟友已经决裂,而昔日的死敌依然虎视眈眈。苏联决绝地撤走了专家,拒绝为中国提供任何援助;大洋彼岸的美国人却手握着最先进的核武器,用秃鹫一般恶狠狠的眼神盯紧了中国。国之复兴,刻不容缓。毛主席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在国家百废俱兴的迫切局势下,中共中央决定,不惜一切代价研究核武器,让中国早日拥有原子弹和氢弹。钱三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慧眼识珠,选中了于敏。


时代的一粒灰,落在个人头上,就是一座山。1961年,一场看似平淡的谈话,从此书写了中国的命运,也改写了于敏的一生。对于于敏而言,这次从他本人所热爱的基础研究转向氢弹研究工作,也许本可以凭借基础物理研究在中国科研界成为执牛耳者的他,不得不舍弃科研界的所有荣誉,从头开始,且销声匿迹,成为一个默默无名的付出者。对于中国而言,几十年腥风血雨,千里血河,万里伏尸。中华民族曾经走过绿荫遍野,也曾踏过枯骨万里。即使列强入侵,如若冰雪,也寒冬不冽;即使满目疮痍,百废俱兴,也厄困不塞。中华民族需要站起来,也必须站起来了。而氢弹的自我研发,便是这沉重的第一步。


这件事情,于国家,于民族,于千秋后代,都是无比重要且神圣荣光的事。于敏,却需要隐姓埋名,几乎奉献他的整个青春,甚至生命。


鲁迅先生曾讲,“愿中国青年都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就令萤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里发一点光,不必等待炬火。此后如竟没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于敏便是那个时代为我国科技事业奉献甘之若饴的光,他几乎立刻答应下来,毅然决然地投入了氢弹的研发事业,二十八年如一日,消失在了大众的视野中。他在荒漠,他在高原,他在人烟稀少的偏远地区,他用极度有限的学习资料参考研究,他进行着日复一日的枯燥计算……


无私奉献舍自我,筚路蓝缕砥砺行

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与其他留洋归国科学家不同的是,于敏其实从未出过国,他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国产氢弹专家”。简陋的国外氢弹技术研究资料,不齐全的设备,还有从未亲眼见过氢弹发射的“国产土专家”于敏,氢弹的研究无疑是艰苦的。一支笔,一张纸,往往他就能坐着算上一整天。以一张白纸为起点,重复着上千上万次的实验演练,总能在上面有画不完的圆和曲线。


史铁生曾说过,“且视他人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的去走你的夜路。”团队数人,机器一台,算盘若许,于敏枯燥的二十九年里就是这样夜以继日地与数以万计的演算纸和运算带打交道,从极为复杂与密密麻麻的文字与数据中,发现了热核材料自持燃烧的关键所在,如同摸石头过河,他历经艰苦,探索出了氢弹的原理。中国“于敏方案”,用一声巨响震惊了全世界。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氢弹方案尚需经过核试验的检验。茫茫戈壁,飞沙走石,大风呼啸,黄沙漫天。生活的苦咬咬牙尚能接受,可最难以克服的,是时时刻刻压在大家心头的苦。后来啊,于敏老先生回忆起自己永生难忘的一次核试验研讨会,巨大压力所带来的不安与焦灼在整个屋子溢满,就快要爆炸时,只听到:


“臣受命之日,寝不安席,食不甘味……”

“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你一言我一语的,著名氢弹研究贡献者陈能宽科学家和于敏不约而同地背诵起了诸葛亮的《出师表》,一股暖流莫名其妙地溢满了当场每个科研人员的心中,一股信念又重新燃起来,咱们一定要研发出氢弹!此生无悔入华夏,来世还做种花家!


一身报国有万死,双鬓向人无再青。于敏为国无私奉献,耄耋而至,依然为氢弹事业的探索与发展而殚精竭虑,甚至有过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的经历。


1969年初,氢弹事业进入攻坚克难阶段,于敏不顾自身胃病的缠身,奔波于北京与荒凉的大西南之间。一次次的氢弹地下核试验已经让于敏的身体难以承受,最终,在一次大型空爆热试验时,于敏由于过度疲惫与身体操劳,几乎休克。1971年10月,身体的病痛已经像一座沉重的大山压在于敏的背上,他的身体条件已经不能够支撑自己在大西南的氢弹科研工作了。1973年,于敏在一次返回北京的列车上再度咳血,后来回到北京急诊室输液时,于敏又一次休克在病床上。

高山仰止叹功勋,情趣高雅可自得

“学术如山,性情如水。”于敏对于科研学术的贡献令后辈景仰唏嘘,与大多数人想象的严肃刻板的于敏形象不同,生活中的于敏也十分的平易近人,与人亲近。


“一日不读终觉空”,于敏虽然是一位伟大的物理学家,但同时于敏也喜欢去品读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学,对京剧也是极为欣赏。闲暇之余,他会品读《资治通鉴》《红楼梦》《汉书》《史记》等,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隔三差五的,于敏先生还喜欢去听听戏剧,台上人老旦的唱念做打,咿咿呀呀,诉尽的不仅是一出出好戏,更是于敏心中雅趣之所在。


据于敏的儿子于辛回忆,诸葛亮和岳飞是父亲每次提到都会神飞色舞的历史人物。诸葛亮的“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是他的座右铭,父亲也从小就教育子女“只有淡泊名利、潜心做事,才能有所成”。


纵观历史长河,举目未来之路,又看现今之状,于老前辈不仅有着披荆斩棘、执着追寻真理的勇气,也未曾丢失热爱生活、独立自我的精神,实在可叹、可敬、可颂!



颂于敏之精神,承爱国之情怀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2015年1月9日,让我们把视线聚焦于北京人民大会堂。这年的于敏老先生已经89岁的高龄了。他坐着轮椅,缓缓来到主席台前,全场静默,仿佛用最崇高的注视礼对这位“2014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表达自己由衷的敬意。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为于敏颁发荣誉证书。在获得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等一系列崇高荣誉后,于老坚持在盛名之下保持一颗初心:“一个人的名字,早晚是要没有的,能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便足以自慰了。


2019年1月16日,中国的“氢弹之父”于敏,走完了93年的人生。英雄已然迟暮,山河却已无恙。你来时,国家千疮百孔;你走时,国家锦绣繁华。九十三年,于家为国铸重器,敏思笃行创伟业。


艰辛的岁月,时代的使命,于敏前辈的一生兢兢业业,筚路蓝缕。他用生命挥洒着汗水,为祖国的氢弹事业播下了种子。他是当之无愧的“种花家”。

尘埃之微,补益山海;萤烛末光,增辉日月。于敏老前辈忠贞的爱国情怀值得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去歌颂,更值得我们每一个思政工作者去学习和传承。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江河。作为新时代的思政人,我定将坚定传承科学家于敏的爱国奉献、无私忘我精神,扛起自己肩上的责任,以实际行动诠释心中的悠悠家国情,把爱国之情、报国之志融入国家发展、时代进步的大潮之中。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