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学生感悟> 正文

愿将一生献宏谋 ——“中国氢弹之父”于敏

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贾森芸 编辑:吴佳媛 日期:2022-11-18 点击数:[]


“离乱中寻觅一张安静的书桌,未曾向洋已经砺就了锋锷。受命之日,寝不安席,当年吴钩,申城淬火,十月出塞,大器初成。一句嘱托,许下了一生;一声巨响,惊诧了世界;一个名字,荡涤了人心。”这是2014年感动中国人物颁奖典礼上给于敏的颁奖词。

他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他是89岁高龄的于敏。

在资源匮乏的建国初期,他放弃近在咫尺的“成名之路”,踏上鲜为人知的氢弹研究之路。

在安静的书桌后,他以超乎寻常的物理直觉在繁杂的数据中理清思路,向所谓的“权威”发起挑战。

土生土长的他,是黄土地上孕育的专家,对祖国的热爱浸润着他的灵魂。

使祖国免受核威胁的誓言伴随着他一生。“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的座右铭是他一生的写照。正如诸葛亮在后出师表所写,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民族情感是我的精神动力”

于敏的家庭很普通,但他从小就对物理有极大的兴趣。1951年,于敏开始了他的科研生涯,从事原子核理论研究。他很快就掌握了相关的知识,站在国际前沿。日本代表团称他为“国产土专家一号”。

1961年1月12日,一个雪天。就在于敏有可能在核理论研究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的时候,他被时任二机部部长、原子能研究所所长钱三强召入办公室:“在研究所学习并报上级批准后,我决定让你参与热核武器原理的预研究,你怎么看?"

此时的于敏已经在近代物理研究所从事了十年的原子核理论研究。氢弹和原子弹的机理并不相同。接受这个邀约意味着放弃要产出的成果,从头开始。

也许前路并不光明,不被人理解,也有可能一事无成,但想到祖国的需要,他决定服从分配,转行。

于敏说:“这个变化决定了我的人生。”

从此,他在这条道路上越行越远,名字进入绝密档案。他消失于公众视野,隐形埋名28年。

100多个日日夜夜,面对密集的杂乱无章的数据,于敏的大脑日夜高速运转。为了解决一个问题,他和同事通宵达旦,激烈的讨论声弥补的夜晚的寂静。依靠纸带上的计算结果,于敏找到了技术难题的突破点。取得突破的瞬间,所有的疲惫顷刻消散。

这就是于敏。从走上这条为国为民之路开始,他的忧愁与喜悦与国家紧密相连,民族情感是他的精神动力。

坚定信念是我从于敏这里学到的第一个品质。“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我不能有另一种选择”。疫情当头,国家的大厦更需要年轻一代添砖加瓦。中国梦的追求必须始终建立在坚定的信念之上,中国梦的实现也需要坚定的奉献精神。


“把微薄的力量融进祖国的强盛之中”

1967年6月17日,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消息一出,全球震惊。这一年,于敏只有41岁。他不在现场,而是在2500多公里外的北京。他一直守在电话机旁,得知爆炸威力和自己计算结果一致后,他睡了踏实的一觉。

41岁的他没有收到来自中国各地的鲜花和掌声,儿女都不知道父亲整日忙碌什么。他默默无闻,已经工作了40年。电视剧《功勋》里,听到外面氢弹爆炸成功的新闻,于敏没有向任何人讲述所作所为,他只是凝视国旗,留下两行热泪。眼泪中,是滚烫的爱国之情。

虽然为氢弹的研制做出了巨大贡献,但于敏并不接受 “中国氢弹之父” 的称号。他说,这是集体贡献,他只是起了一定的作用。

在《功勋》剧中,可以在于敏的故事里看到几个伟人的缩影,有邀请于敏参与氢弹研究的钱三强,飞机失事时用身体保护绝密文件的郭永怀;身体受到核辐射的邓稼先,或者更多不知名的幕后英雄……

他们是浓墨重彩的历史间的点点笔墨,他们是最不普通的普通人。

居功不傲,甘做无名英雄,默默无闻中撑起坚硬的民族脊梁,氢弹研制背后每一个默默付出的功勋都是今天我们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值得学习的英雄榜样!

为了国家大局,我们应该像于敏一样,抛弃个人利益。一朵花的绽开只是孤芳自赏,随时都会凋零,但一整片花的绽放就是一个灿烂的春天。人人都淡泊名利,为社会发展做出一些贡献,才能成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大业。


“亲历新旧两时代,愿将一生献宏谋”

1961年开始氢弹研究,在物质资料匮乏,技术落后,粮食短缺的封闭环境下,顶着巨大的压力,于敏用义无反顾的热情和脚踏实地的耕作,形成从原理到构型的基本完整氢弹方案。

1969年,于敏带领着团队开始了核武器研究新征程。于敏没有因为原子弹、氢弹的成功试验而松懈。核武器研究不断进步,如果不能紧跟世界步伐,我们还会遭受核威胁。于是,这位“中国氢弹之父”踏上了研制第二代核武器的道路,他没有因为眼前的成功停下脚步,继续没日没夜地进行科学研究。

在实验中,放射性物质是致命的。于敏的身体越来越虚弱,先后三次与死神擦肩而过。1971年10月的一个晚上,于敏再次因过度劳累而休克,送入医院抢救。1973年,于敏在回北京的火车便血,他再次休克……于敏,这个中国物理天才几乎拼了命为国家铸就核盾!

2019年1月16日,于敏溘然长逝。他见证了盛世中国。他的名字已经印在祖国的丰碑和中华民族的历史上。他给予殷切希望的年轻一代正逐渐成为时代的掌舵手。

50多年前,中国极度贫困,国际环境险恶,一切条件都十分艰苦。今天,经济迅速发展,人民生活渐渐富足,但面临的各种挑战与考验依然巨大。西方经济制裁、技术封锁、疫情反复,每一道坎都困难重重。“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全体科研人员的期望,于敏等科学家从无到有制造氢弹过程中的严谨求真的科研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以对科学真理的认真探索和对技术路线的严谨选择,逐步解决“卡脖子”的问题,早日实现科技强国的目标!


传于老精神,做国之栋梁

2019年,于老离开人间,而我走入交大。不畏艰难,奋发图强,这是于老等科学家教给我的,在能放下平静书桌的交大,我又被西迁精神所感动。而西迁精神和近代科学家的精神,其本质都是爱国主义。爱国,需自爱自强,帮扶他人,奉献社会,为国效力。


艰苦奋斗是西迁精神的内涵之一,也是于敏等老一辈科学家的精神。作为一名交大人,我会时刻心怀振兴祖国的梦想与执着,服从祖国需要,努力拼搏。为祖国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