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载后,回望黄大年

中国科学报 作者:沈彬彬、朱炜 编辑:朱炜 日期:2019-03-19 点击数:[]

       斯人已逝,然精神永续。


       在他心中,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不讲索取讲奉献,不要待遇要作为,黄大年这种高尚品行和乐观态度贯穿一生,他以淡然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人民科学家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


       如果不是因为两年前罹患“胆管癌”而与世长辞,此刻的他或许正站在亿万元经费项目最终结题的答辩席慷慨陈词;此刻的他或许正埋首在地质宫焚膏继晷地加班加点工作;此刻的他或许正在拼命赶往机场,搭乘前往会议目的地的最后一趟航班……


       当地壳一号凭借7015米的钻井深度创下亚洲大陆科学钻井的新纪录而举国欢腾时;当地壳二号正在冲击钻探深度直达15000米的宏伟目标,未来将向俄罗斯最深钻机宝座发起进攻而万众期待时……


       他却永远听不到、看不到,也等不到这些“如他孩子一般”珍贵的科研结晶了。


       他就是黄大年,两天前的1月8日是他离开我们两周年的日子。作为一名人民科学家,他不仅为我们留下了值得铭记的科学成就,还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他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爱国情怀,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敬业精神以及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在华夏儿女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


“每年平安夜他都会跟我们说回国的事”


       如果不说,也许人们永远也不会明白,从优渥的科研和生活环境中“落荒而逃”是一种什么体验?


       时间拨回到十年前。作为英国剑桥ARKeX地球物理公司的研发部主任,黄大年带领一支包括外国院士在内的300人“高配”团队,实现了在海洋和陆地复杂环境下通过快速移动方式实施对地穿透式精确探测的技术突破。这项技术是当今世界各国科技竞争乃至战略部署的制高点。


       与此同时,他的家庭早已成为少数跻身英国精英阶层的华人家庭之一。位于剑桥大学旁边的花园别墅有宽阔的草坪、豪华的汽车。学医的妻子在伦敦开了两家诊所,女儿在英国上大学,一家人生活优裕、事业骄人。


       然而在2009年的平安夜,黄大年却“像逃跑似的乘飞机回国了”。当英国公司的同事知道黄大年要走时,都很震惊。一起工作十多年了,大家都不愿意他离开,尤其正是事业非常好的时候、出成果的时候。大家都理解不了,搂着他哭。黄大年回忆说,“这让我特别特别难受,我想我得赶快走,要不走,说不定会改变主意,感情真的能留人的。赶快收拾东西,很多东西丢三落四,不管了,像逃跑似的,在平安夜乘飞机回来了。”


       虽然当时很多人不理解在国外已功成名就的黄大年的选择,但他的妻子和女儿心中早已明白,对祖国的热忱,对祖国科技进步的渴望,早已成为黄大年内心的“情结”。


       他的秘书王郁涵回忆说:“每年平安夜他都会跟我们说回国的事。”而那一年的平安夜,无疑更加笃定了黄大年至诚报国的信仰。


“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黄大年的同学毛翔南至今仍珍藏着1982年黄大年24岁时写在他本上的赠言:“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


       也许正因为青年时在内心扎根的理想,回国之后的黄大年变得更加惜时如金,甚至惜时不惜命。连续熬夜、通宵达旦工作,即便忙碌到数次晕倒,仍旧扑在“深部探测关键仪器装备研制与实验”上;深夜航班,往返九州大地,哪怕生病住院在急诊室,也要埋头于“移动平台深部探测技术装备研发”。


       作为国际知名的战略科学家,黄大年知道,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中国虽然拿到了新一轮世界科技竞赛的入场券,但必须牢牢抓住创新这个“弯道超车”的机遇。在短短7年时间里,他带领科研团队突破国外高精度探测装备技术封锁,推动中国真正进入“深地时代”。


       有人把黄大年称作“拼命黄郎”,因为他把所有时间都献给了工作。作为首席科学家,他管理着一个全国团队,他的办法让许多人意想不到。他引入了一套外国大公司用的在线管理系统,把任务层层分解到每个人、每个星期。大家都要在上面更新自己的进度。每晚11点,黄大年都要登录检查。


       这让许多人不习惯了,抱怨说:“我们是科学家,不是机器人!”但黄大年依然坚持,“因为他大脑中始终绷着一根弦,他实在太害怕时不我待了”。


       许多人都回忆起黄大年砸手机的事。2010年一次开会前,材料没交齐,人也没到齐。黄大年气得把手机砸到地上,屏幕摔碎了。秘书王郁涵说从来没见他生那么大气。


      “我们拿了纳税人这么多钱,就这么糊弄事儿?材料不写,开会不按时。有没有契约精神?”黄大年发怒了。事后他说:“我无法忍受有人对科研进度随意拖拉。”


       王郁涵回忆说,黄大年在验收会之前,要一遍遍修改厚厚的验收材料,保证每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出差错。他演示的PPT,都是自己找图片和推敲文字,要确保给听众留下深刻印象,绝不凑合。


       一个人身体健康时如此,倒也罢了。而谁又能料到,直到去世之前,黄大年的时间表仍是如此严苛:2016年11月28日晚,北京飞往成都途中,因腹部痉挛昏迷,到成都简单治疗后,他又出现在了第二天的会场上。12月4日,在长春做完检查后,赶往北京。12月8日,被大夫强制滞留医院住院。他从第二天起分批次召集学生来病房上课,安排工作。第三天,他还给校领导发短信说,“争取两周内重返岗位,治疗期间不会影响工作”。


“知识分子无论放在哪里都会发光”


       黄大年回国后工作了8年,他没有行政职务、没有院士头衔、没有学术论文,就像他对大地深处所做的那些研究一样,几乎没有走进过公众的视野。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在黄大年身上,人们感受到一个知识分子心无旁骛、潜心钻研的学术品格。


       有人说,黄大年的逝世,犹如巨星陨落,科学的星辰大海中又失去了一道光辉。但是,就像黄大年生平所言,“知识分子无论放在哪里都会发光。”我们相信,黄大年式的科学家精神,不会因为科学家生命的终结而消逝,相反,它在华夏儿女心中,早已点燃了一座巍峨的火炬,更烛照着科技强国的未来。


本文刊于《中国科学报》2019-01-10 第5版 学人,作者系西南交通大学立德树人教育中心沈彬彬、朱炜。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