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躬尽瘁为航天

西南交通大学 作者:向星宇 编辑:赵梦凡 日期:2019-09-25 点击数:[]

鞠躬尽瘁为航天,德昭日月感后人

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在全体中国人民的努力下,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在不少科技领域实现了从跟跑到陪跑再到领跑的伟大进步。在航天领域更是绝对的强国。1970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1号”成功升空!成为了中国航天发展史的重要里程碑。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研制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2003年,中国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升空,从此太空也有了中国人的身影,表明中国掌握载人航天技术,成为中国航天事业的又一里程碑!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中国探月工程成效突出!时至今日,中国已经跻身航天大国,航天事业蓬勃发展。这一切,离不开无数科研工作者不舍昼夜的努力。邓小平主席言:“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马克思说:“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中国近现代的科学家们仿佛夜空中一颗颗闪亮的明星,照亮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推动了世界的前进脚步。姚桐斌先生就是众多科研工作者中平常的一位,但他也是不平凡的一位。姚桐斌先生和当时的许多科学家都有相似的经历。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勤奋求学,出国深造,学成归国,投身建设,其中艰难险阻早已不能用言语来形容。

独具慧眼,奉献航天。

在姚桐斌先生身上,拳拳报国赤子心体现的琳琳尽至。作为我国航天材料的奠基人,姚桐斌先生秉持“材料先行”的观点在所内开展了500多项研究课题。不仅如此,他还带领有关科技人员走遍了全国有关材料与工艺的研究所和院校,进行技术交底和交流,为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导弹与航天材料、工艺及其测试、检测方法研究的协作网做了大量的积极促进工作。这对当时在航空材料领域一穷二白的中国无疑是一场及时雨。上世纪70年代,我国某型火箭因发动机材料不过关,试验屡遭失败。文革后,科研人员终于根据国外期刊的一篇法语论文,解决了发动机材料问题,而让他们感慨和落泪的是,论文作者赫然写着——姚桐斌!正是姚桐斌先生的远见,中国在航天材料方面少走了很多弯路,才有了如今的神舟飞天、嫦娥探月!

秉持“三严”,醉心科研。

聂荣臻元帅言:“严肃的工作态度,严格的工作要求,严密的工作方法”。姚桐斌先生将其灵活的运用在科研当中。不仅自己保持着科研的严密细致,也鼓励教导青年干部在科学研究上要保持高度的严谨认真,不能有丝毫马虎。自此,全所上下形成了严肃、严格、严密的“三严”作风,打下了中国在航天领域发射成功率高、回收无失误的坚实基础。正是有了这些顶尖技术,中国才在航天领域有了话语权,也才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可能建成宇宙空间站的国家。科学无国界,空间站的建立,有利于科研工作者在太空开展各项实验,造福中国,造福整个世界。与所有投身祖国建设的科研工作者一样,姚桐斌先生放弃了国外优越的条件,回到一穷二白的中国,一切从零开始,全心全意的投入到航天材料的研发中。如今,他提出的许多课题不仅成为了航天领域的关键技术,也运用到了民用行业,改变了人们的生产生活。

我们身处在一个和平安定富足的时代,应该学习“三严”精神,脚踏实地、笃志创新、崇尚科学、崇尚真理,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古有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今我中华儿女砥砺共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保持民族大义,坚持民族自尊心。

姚桐斌先生自幼保持一个坚定的爱国心。在国立第十三中学学习时,他深受民族英雄文天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爱国思想的熏陶,愈发坚定了他“学有所成,报效祖国”的决心。他在上海求学时,学校被日军强占。日军强迫学生学日文,对日本国旗要鞠躬敬礼,姚桐斌先生不堪忍受屈辱,和四位同学毅然离开上海,流亡内地。在姚桐斌先生身上,我们既看到了复兴中华的决心,也看到了作为中国人的坚强不屈。他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体现的淋漓尽致。姚桐斌先生作为一位杰出的材料专家,为改变祖国贫穷落后的面貌,求祖国伟大复兴之路而燃烧自己。文革期间,由于局势动荡,许多人不上班了,也不敢上班了。姚桐斌先生身为所长,本着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顶着武斗的危险,坚持工作,一心想着早日实现火箭升空,东方红唱响宇宙,中国成为航天大国。不幸的是,他的生命永远停在了1968年6月8日。而在牺牲前两天,他刚刚参与了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耐高温材料讨论,解决了关键的材料问题。伊人已逝,风骨犹存。在关乎民族的大是大非面前,姚桐斌先生始终站在了民族大义的高度,牺牲了自己,成就了中国航天!

弘扬科学家精神,争做时代弄潮儿。

当今社会条件下,由于快节奏的生活,不少人迷失了自我,变得现实,变得贪婪,变得虚伪,变得追求功利。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应该学习近代科学家精神,感恩他们为中国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崇尚科学、追求真理、艰苦奋斗、家国天下,这些精神是近代科学们坚守和奋斗的动力源泉。正如姚桐斌先生言:“我回来不是为了名誉和地位,而是为了将学到的知识贡献给国家建设。我愿意在基层做一些具体事情,和大家一起为我国火箭上天贡献力量。”姚桐斌、钱学森、陈能宽、邓稼先这些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值得我们铭记。在中国近代的复兴史上又何止这些人,每一位为建设祖国而奉献的人都值得我们铭记。这些人始终没有忘记自己的目标——为振兴中华,向着目标一步一步的用脚踩出自己的人生之路。“最清晰的脚印,就是走在最泥泞的路上。”正是这些奉献终生的人的最好写照。

人生在世,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那又如何呢?如果人生总是一帆风顺,还有什么意义呢?没有计算机,就用算盘一个一个的拨。没有任何原始数据,就自己做实验。就是在如此艰苦的条件下,科研工作者不忘初心,砥砺奋进,完成了原子弹、氢弹蘑菇云闪耀大地,完成了火箭升空,东方红唱响神州大地。伟大的功勋总是在艰苦奋斗中产生的,科学也与此无二,饱经风霜后方化茧成蝶。生活在和平富足时代的我们,又有什么理由骄傲自满呢?理所应当把握青春年华,把握幸福时代,向者目标奋斗,为全人类谋福祉。这世上哪一样成功不是汗水和血泪构筑成的丰碑?感恩近代科学家,不仅感谢他们为改变贫穷落后的中国做出的牺牲,更感谢他们留存给后世艰苦奋斗、家国天下的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在两院院士大会上强调:“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战略任务,描绘了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开启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实现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必须具有强大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中国要强盛、要复兴,就一定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努力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时代的重任落到了我们肩上,我们有信心也必须走好我们这一代人的长征路。热爱祖国、胸怀大局,让小我融入大我,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弘扬长征精神、红船精神、科学家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扬社会主义新风尚,争做时代的弄潮儿!

西南交通大学

向星宇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