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6年
1月9日(农历乙未年十一月二十五日),茅以升,字唐臣,生于江苏省丹徒县(今镇江市)五条街草巷。祖父茅谦生三子,父乃登、母韩石渠,叔乃封、乃经。兄以南。
10月,全家迁居南京钓鱼台。
1900年
随兄入牛市贾治邦私塾,读《论语》。
1902年
祖父任《南洋官报》总编纂,父任《中外日报》南京通信记者。弟以新生。乃封入学江南陆师学堂。
1903年
迁内侨牙巷。入思益学堂(小学,此年刚创办)。祖父创办养正学堂。二叔赴日入士官学校学陆军,乃经入学江南水师学堂。妹以纯生。
1904年
迁中正街。
1905年
迁八条巷。父为新军第九镇统制徐绍桢延揽,任一等书记官。端午秦淮河赛龙舟,观者挤塌文德桥,溺死多人,因而萌发建桥之愿。
1906年
考入江南中等商业学堂(中学),喜爱英文、数学两科,打下基础;假日从祖父读古文,过目能诵。
1907年
学堂课读严格,考绩常居八至十名。喜读《天演论》《新民丛报》,常临《玄秘塔》。闻徐锡麟、秋瑾遇难,悲愤激昂。
1908年
学堂令学生为慈禧、光绪每日行礼举哀,与同学裴荣剪辫子以抗议,被记大过。
1909年
激于爱国义愤,在“赎路”大会上认股百元,母未责备。兄在日本加入同盟会。
1910年
学校改名江南高中两等商业学堂,升入高等预科。
1911年
北上报考清华学堂,因误考期,改考唐山路矿学堂预科而被录取。成绩每列前茅。
10月,因武昌起义停课,南返。全家避居上海德丰北里,年底回宁。
11月,江浙联军组建于镇江,乃登任总司令部秘书部副长;乃封任参谋部次长,年底攻占南京,任南京宪兵司令。
1912年
元旦,孙中山在宁宣布中华民国成立并就任临时大总统。先生欲效同学弃学从政,遭母严责;秋,听孙中山关于革命需要武装、建设两路大军之演说,选定桥梁专业,专心攻读。
暑期中,与戴传蕙成婚,婚后返校。
1913年
升入本科二年级。
1914年
寒假游北京。
1915年
见袁世凯称帝新闻,愤极,发誓再不看报。
长子于越生。
1916年
以四年成绩总平均名列第一毕业于唐校,考取清华学校留美研究生。
9月,赴康奈尔大学桥梁系,以特优考分引起校方重视,并决定:今后唐校先生来读可免试注册。
1917年
获硕士学位。经贾柯贝教授介绍往匹兹堡桥梁公司实习,同时在加里基理工学院夜校攻读工学博士学位。
1918年
至年底读满学分,准备博士论文。
任匹兹堡中国留学生会副会长。
1919年
10月,博士论文《桁架桥梁之次应力》通过,获该校首名工学博士学位和康奈尔大学斐蒂士金质奖章。
12月18日,登轮返国。
1920年
1月4日抵南京。任南京下关新惠民桥工程顾问。
8月,赴唐山工业专门学校任教授。
1921年
4月,交通大学成立,任交通大学唐山学校副主任。
次子于润生。
1922年
7月,辞职返宁,任国立东南大学教授兼工科主任。
1923年
5月,唐校学生罢课游行响应开滦煤矿罢工。交通部令开除全校师生。先生愤书声援文章,通过邵力子连日刊登于《民国日报》,形成南北舆论,交通部被迫收回成命。
康奈尔大学土木工程系主任贾柯贝教授闻先生任东大工科主任,将其珍藏的全部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学术会刊连精美书橱运赠给东大工科,
12月,东大主要建筑“口字房”焚毁,先生任复校委员会主委,募款建新校舍。
为中国工程学会总会董事部成员。
次女于璋生。
1924年
任河海工科大学校长。三女生,为纪念东大,取名于东,后改于冬。
1925年
交通总长叶恭绰迭函坚邀,赴京任交通部任技正兼育才科副科长。
1926年
3月,任交通部唐山大学校长,处理唐校风潮后,辞职回部。
7月,兼路政司考工科副科长。
8月,任中国工程学会筹委会主任。为南洋大学建校30周年校庆撰《工程教育之研究》。
四女于燕生。
1927年
2月起应校长刘仙洲约,往北洋大学代课,后受聘专任教授。
1928年
研究共线图。
5月,因停课全家南返,过沪在邹秉文家中晤孔祥熙,约任财政部工业司帮办。
8月,应邀视察黄河铁桥,研究修复方案。
12月,就任北平大学第二工学院院长。
1929年
3月,第二工学院教学大楼起火尽毁,先生争取“中比庚款”十万元以重建。
应邀赴杭州为北洋校友作报告,晤见曾养甫。
1930年
2月,劝专职教授们勿去外地兼课,致遭攻击,南下向教育部辞职务。
回镇江任江苏省水利局长,主持规划象山新港。
1931年
7月,淮河涨水,8月31日忽起大风,高邮宝应段倒堤三十多处,先生与建设厅长孙揆伯皆引咎去职。
1932年
1月,应邀主持天津大陆银行实业部。
2月,家眷到津,居福兆里。应邀去北洋工学院兼课。
8月,受聘专任教授,辞大陆银行职。协助筹办中国工程师学会天津年会。
1933年
3月,应约赴杭,与浙江省建设厅厅长曾养甫面谈兴建钱塘江桥事。
8月,就任钱塘江桥工委员会主任。
10月,写成《钱塘江建桥计划书》。应宋子文邀,以助建桥经费为条件,暂兼全国经济委员会水利处长,拨款救济苏北灾区。
1934年
1月,“全经会”通过补助桥工经费一百万元。行政院长汪兆铭委先生赴津整理北方水利机关。
2月,携眷返宁奔父丧。
春初,建桥借到二百万元,任钱塘江桥工程处长,请罗英为总工程司,11月11日举行开工典礼。6至8月主编中国工程师学会《工程》期刊《桥渡专号》上下册。
1935年
3月,钱塘江桥正式施工,辞海河工程处长及水利处长二职。
1936年
催齐全部桥款,忙于桥工,母以“唐臣修桥如唐僧取经过八十一难乃成”相激励。中国工程师学会8月在杭年会,推为筹委会主委,《工程》特出《钱塘江桥工程》专刊。
1937年
7月,抗日战争起,钱桥日夜赶工。
8月14日,敌机空袭大桥,正率众在六号墩下30米沉箱内工作。
9月26日铁路通车,11月17日公路通车,届此,中国首座自行设计并监造的公铁两用双层现代化大桥建成。因敌逼近,12月23日将桥炸断。铁道部发表先生为工务司帮办,赴粤汉、京汉等线巡视,制定抢修桥梁方案。
1938年
2月,任内迁湘潭之国立交通大学唐山工程学院院长。
5月,率院迁湘西杨家滩。
6月,接交通部令赴贵州盘江桥研究炸后修复事。长沙大火后,决定唐院迁贵州平越。
1939年
迁院平越,借房复课。
1940年
3月,赴渝出席中央研究院评议会会议。
5月,筹办高中,平越人士大悦。
11月,为母七旬寿,与兄、弟捐基金二千元,请中国工程师学会设“石渠奖金”,专奖研究土力学的优秀会员。
1941年
2月,赴渝出席教育部学术审议会会议。
8月,应曾养甫约,为筹备滇缅铁路建赴仰光会商。
10月,中国工程师学会在贵阳召开年会,授先生名誉奖章以表彰钱塘江桥建成劳绩。兼任交通部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
1942年
学校因原唐、京两院之争,改名交通大学贵州分校,先生去职,赴贵阳专任桥梁设计工程处处长,筹备中国桥梁公司。
1943年
3月,赴渝出席中央研究院评议会。
4月,中国桥梁公司由交通部及中国、交通两银行合资成立,先生任总经理。
5月,出席教育部学术审议委员会,陈立夫劝劝各委员加入国民党,先生未理。
为建缆车以利重庆交通,牵头筹建缆车公司,任总经理数月。
1944年
兼任全国水利委员会常务委员,受教育部聘为部聘教授。秋,日军犯黔,交大贵州分校徙渝,先生与在渝校友全力协助在璧山丁家坳复课。
11月,任交通部各路保送赴美实习人员甄审委员会委员兼秘书。
1945年
1月,以“一周之报,报之一周”为旨,与交通印刷公司经理王镂冰创办《报报》。
11月,为筹建重庆两江大桥见行政院院长宋子文,宋允支持并请设计审核黄河堵口工程,发表先生为行政院参议。
1946年
1月,母逝,纽约、华盛顿报纸为此发新闻。行政院为利用美援,组织工程计划团,委侯家源及先生为正副团长,先生筹划桥梁公司内迁,不问工程团事。
4月,权桂云来归。
6月,创办中桥上海分公司,任钱塘江海塘国工程局长,荐汪胡桢任副局长,唐振绪为总工程师。
教育部发表先生为北洋大学校长,因筹划中桥迁沪并成立重庆分公司,屡辞不允,发表金问洙为代校长。
1947年
4月,应杜镇远约赴汉口尚武汉长江大桥事、赴广州察办西南大桥修复事。
6月,教育部因上海交大学生民主运动拟开除学生九十余人,请先生任校长解决学潮,先生组织校务整理委员会,仅停12名学生一学期课。
9月,北访北洋大学、唐山工学院及京津诸亲友。
12月,辞北洋大学校长职。
1948年
2月,赴港、穗洽西南大桥借款、签约事。
7月,当选中央研究院院士。
8月,赴台,北主持中国工程师学会年会开幕典礼。
1949年
5月2日,上海市政府发表先生为秘书长,先生坚拒,避入中美医院。中共地下党组织希望先生出任最重要的以配合解放上海,保护工厂和营救被捕学生。上海解放后,陈毅市长对先生说:“我知道,你对上海解放,是有贡献的。”
9月,赴京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会,受毛主席接见和周总理宴请。10月1日,登天安门城楼参加开国大典。
10月,任中国交通大学校长。
五女玉麟生。
1950年
5月,应教育部约视察东北教育。
8月,任全国科联委员,全国科普协会副主席。
9月,兼铁道技术研究所所长。五一、十一均上天安门观礼台。
1951年
元旦,参加中南海勤政殿团拜、聚餐,与毛主席同席并请为北方交通大学题写校名。
1月,率专家工作团赴大连对伪满铁路研究所进行调研。
3月,出国参加世界科协大会,会后参观捷克、苏联并赴瑞士看长子于越。
1952年
元旦,参加勤政殿团拜、聚餐,并亲聆毛主席谈“三反”运动
5月,专任铁道技术研究所所长。
8月,加入九三学社。
12月,任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北京分会主任委员。
1953年
9月,去怀仁堂列席中央人民政府第二十四次会议。出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成立大会,任首届理事会理事长。
10月,参加全国政协第三次赴朝慰问团赴朝,11月返京。兄以南病逝于沪。迁居地安门织染局。
1954年
4月,主持铁道研究所行政工作会议,提出“一切为研究,研究为运输”的口号。
6月,任北京市科联主任委员。
9月,以江苏代表出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届会议。
10月,率全国科普代表团访问苏联。
12月,以委员出席第二届全国政协会议。
1955年
春,任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副主任。
2月,任铁道部武汉长江大桥技术顾问委员会主任委员,视察桥址。
6月,率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东北视察团赴东北视察。
7月,出席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
11月,参加以郭沫若为团长的中国科学院代表团访日,在东京学术报告会讲“中国新建设”,在土木工程学会、东京大学、京都大学均介绍武汉长江大桥工程;归国在杭受毛主席接见,汇报钱塘江桥兴建经过并共进晚餐。任中科院奖金委员会委员。
1956年
1月,出席全国政协二届二次会议,向毛主席介绍科技组各委员。
2月,出席九三学社一大,当选中央常委、科文工委主任。
3月,出席周总理到会的科学规划会议,任以陈毅为主任的国务院科技规划委员会委员。
4月,参加中国文化代表团赴意大利、瑞士、法国访问。
6月,出席第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当选为人大常委。
6月,赴葡萄牙参加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第五次会议。于全国人大一届三次会议当选人大常委会委员。
7月,任铁道科学研究院院长。
9月,应邀旁听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被推为留美学生家属联谊会会长。
十一上天安门城楼观礼,晚携眷属上天安门参加晚会,见到毛主席。
出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二大,连任理事长。
1957年
2月,出席最高国务会议,亲聆毛主席演讲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
3月,出席全国政协二届三次会议。
五一参加游园会,晚携眷登天安门城楼。主持留美学生家属联谊会之盛大联欢晚会,周总理做“来去自由,不分先后”的讲话,各副总理及各部长到会。出席中科院学部委员二次全会并提出“科学研究工作的组织和体制问题”的建议。
6月,出席全国人大一届四次会议并做反右发言。
8月,赴伦敦参加第四次国际土力学会议,做“武汉长江大桥桥墩基础”“武汉长江大桥工程”报告。
十一上天安门观礼。
赴武汉参加大桥通车典礼。
12月,为全国总工会八大做科普工作报告。
1958年
2月,出席全国人大一届五次会议。率铁道部慰问团赴鲁、沪、赣农村工厂慰问铁道系统下放干部。
4月,北京各民主党派向党“交心”运动。先生向党提建议143条。
5月中旬,铁科院批判先生“名位思想”,先生向全院干部检讨三次。
9月,当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
12月,当选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兼科文工委主任。
1959年
任人民大会堂结构专家组召集人,将审查报告签名呈周总理。
3月,与周培源等视察苏北,4月过镇江下榻镇江地委招待所,欢晤镇江负责同志。
是月出席全国人大二届一次会议、全国政协三届一次会议,连任二届人大常委会委员、三届政协委员及科技组长。出席人民大会堂9月28日国庆十周年大会、9月30日国宴,十一上午赴天安门城楼东二检阅台,晚携眷登天安门城楼,三外孙均幸与毛主席、赫鲁晓夫握手。
1960年
2月,为中共中央党校自然辩证法班做《新力学》报告。
4月,出席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及全国政协三届二次会议,做《业余教育中的技术革新》发言。
5月,出席中科院学部委员三次全会,做《自力更生,独立创造》发言。主持全国政协文教组与科技组联合召开的座谈会。
6月,出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三大,连任理事长。赴瑞典出席第六届国际桥梁及结构工程学会大会。
8月,出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全会,受毛主席接见并合影。
9月,参加中国代表团赴苏。参加苏联各地庆祝中国国庆活动。
11月,偕戴传蕙夫人出席苏使馆“十月革命节”招待会。
1961年
3月,钱学森代表中国力学会来商讨先生所提出的力学中基本概念事。
4月、6月,两度开会讨论。
茅与中国力学会商讨所提的“新力学”观点3次。
4月,出席詹天佑诞生一百周年纪念会并做报告。
5月,代表九三学社赴沪向上海向各民主党派代表讲话。
8月,参加中国科学院《关于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当前工作的十四条意见》初稿讨论。二叔二婶相继逝世。
1962年
1月,率人大、政协视察团赴福建。参观洛阳桥、江东桥、五里桥等著名古桥。
2月,赴广州出席国家科委与中科院联合召开的商定十年科学规划的会议。
3月,出席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及全国政协三届三次会议。
1963年
2月,出席国家科委十年科学规划会议,为土木组召集人。
2月,《桥话》在《人民日报》连载。
3月,出席全国农业科技会议,与毛主席合影时毛主席说:“你写的《桥话》我都看了,写得很好,你不但是科学家,还是文学家呢!”
3月,应文化部约,参观赵州桥,王治秋、梁思成同行。
7月,出席全国人大常委会科教文讨论会,发言《建设一个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教育制度》被周总理指示印发,受到叶圣陶好评。任北京市科协主席。
10月,视察西北。
1964年
1月,出席国家科委各专业组长、各部主管科技副部长联席会议。
6月,赴沪探罗英病,罗以《中国石拱桥》未竟稿相托。
8月,出席有亚非拉科学家参加的北京科学讨论会。
12月,出席全国人大三届一次会,当选常委;出席全国政协四届一次会。
所撰《中国的石拱桥》编入中学语文读本。
1965年
8月,赴广州出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四大,连任理事长。
10月,参加全国政协参观学习队赴川。
1966年
7月,参加最高国务会议。
8月18日,上天安门城楼。8月,遭铁科院“红卫兵”揪斗,会后挂牌游院。
十一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11月,出席孙中山诞辰百年纪念会。
1967年
1月,戴传蕙夫人病逝。
4月,权桂云夫人入主家务。
11月,视察卢沟桥。全年频繁接待外调。
1968年
全年频繁接待外调。
1969年
全年频繁接待外调。
1970年
研究纸质图表计算器成功。经三年努力与夏承栋、陆公达合作编成《桥话》资料九册。全年频繁接待外调。
1971年
撰写《征途三忆》。
7月,《忆人篇·齐眉回忆》毕,9月,《忆地篇·留美回忆》《忆时篇·童年回忆》毕,凡14万字。
1972年
频繁接待外调。
1973年
5月,应日中土木技术交流协会邀请,率中国土木工程代表团赴日访问。
1974年
研究桥梁振动问题。
1975年
9月,携珍藏近四十年之钱塘江桥资料赴杭赠浙江省档案馆。
10月,权桂云夫人病逝。
1976年
7月,因唐山地震波及京津,夜宿车中致感冒转急性肺炎,8月,入北京医院急救。
9月,率团赴东京出席国际桥梁结构会议。
12月,出席全国人大四届三次会议。
1977年
2月,迁居三里河南沙沟。
1978年
2月,出席全国人大五届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五届一次会议。连任人大常委
3月,出席全国科学大会,为中央电视台向世界介绍的七位科学家之一。
4月,任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领导小组成员。
7月,出席北京市科普工作会议并讲话。
12月,主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临时常务理事会第一次会议。《中国桥梁史》第一次编务会召开,先生任主编。
1979年
主持北京市科协历次会议并做报告。在人民大会堂等处为少儿做科学报告15次,听众两万余。6月,率中国科协代表团访美。
6月,出席全国人大五届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五届二次会议。
10月,出席九三学社全国三大,当选为第六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12月,当选中国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学会首届理事会名誉理事长。
1980年
3月,出席中国科协二大,当选副主席并致词。在人民大会堂主持有方毅、吕正操、严济慈、钱三强、郭维城等出席的庆祝铁科院建院三十周年茶话会,并在下午的庆祝大会上做《铁道部科学研究院三十周年》的报告。
3月,中国科协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选茅为副主席。
6月,出席北京市科协二大,做工作报告并当选第二届北京市科协主席。
8月,出席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五届三次会议。
1981年
主持北京市科协历次会议。先生所撰《《没有不能造的桥》获新长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号召海峡两岸科技工作者为祖国统一“大桥”各修一座“引桥”。
11月,出席全国人大五届四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五届四次会议。
1982年
1月,主持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春节座谈会。
4月,联合首都103位科学家倡议制订《首都科技工作者科学道德规范》。
7月,美驻华使馆为华罗庚、茅以升分获美国科学院和美国国家工程院外籍院士举行招待会。
9月,列席中共十二大。
10月,赴美出席美国国家工程科学院十八届年会接受所颁外籍院士徽标。
11月,出席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和全国政协五届五次会议。
1983年
1月,视力严重衰退。4月赴广州就医。
6月,出席全国人大六届一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一次会议。
9月,赴沪出席交通大学校友总会成立大会,当选名誉会长。以主席团成员赴沪出席第五届全国运动会并为颁奖人之一。
12月,出席九三学社四大,当选七届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副主席。
1984年
4月,赴镇江出席《大百科全书土木工程卷》编委会成立会,看望镇江二中师生并合影,去草巷寻根。
5月,出席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二次会议,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授予荣誉会员称号。
8月,主编《现代工程师手册》脱稿。
12月,出席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四届理事扩大会议,致词并任名誉理事长。以先生为首六位科学家发出全社会都来关心青少年、建立青少年基金的呼吁,迅得响应。
1985年
视察九江大桥。
3月,出席全国人大六届三次会议和全国政协六届三次会议。
5月,视察运行近五十年的钱塘江大桥,就另建第二钱塘江桥向中央提出可行性建议。担任镇江市沈括纪念活动顾问并为沈括故居题写“梦溪园”门额。
1986年
1月,中国科协、铁科院、北京市科协联合举行庆贺茅以升从事科教工作六十五周年暨九十寿辰大会,周培源主持,邓颖超、康克清赠花篮,方毅到会讲话,。
5月,在北京饭店宴请美国土木工程师学会代表团。
6月,出席中国科协三大,发言并任名誉主席。加拿大土木工程学会会长莫扎至北京,将该会荣誉会员证书授予先生。
9月,主持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纪念建社四十一周年座谈会。出席北京市科协三大,做工作报告并任名誉主席。主编《中国古桥技术史》出版,翌年获中国图书荣誉奖。
1987年
8月,出席铁科院第三届院务委员会成立会,任名誉主任。
9月,赴杭出席纪念钱塘江大桥通车五十周年座谈会并与当年建桥工程师登桥合影,赴镇江与家乡人民共度中秋、国庆并祭扫祖坟。游扬州廋西湖。
10月12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10月14日,因病入院。
1988年
1月9日,李先念、邓颖超、康克清等送生日花篮、蛋糕,全国政协、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中国科协领导到医院贺寿。
春节前夕,李鹏总理到医院探望。
11月,被推举为九三学社中央委员会名誉主席、中国科协名誉主席。
1989年
年初,日中经济协会理事长诸口昭一特来京邀先生出席本州-四国跨海桥通车典礼,因病未能成行。
11月12日,在京病逝。
11月27日,党和国家领导人前往八宝山革命公墓大礼堂向先生遗体告别并送花圈;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国务院、全国政协和各部委以及江苏省镇江市均送了花圈;首都各大报在头版报道,《人民政协报》和《光明日报》等报刊连续刊登先生生平及悼念文章。
(许宏儒、郑淑娟、钱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