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是我国杰出科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桥梁工程奠基人茅以升先生诞辰120周年。先生与西南交通大学渊源深厚,同龄同辉、一生相系。
1896年茅以升与学校同年诞生,1911年考入我校土木工程系(在校学号393),1916年毕生总评成绩92分名列年级第一,在全国专门学校成绩展览评比中,以优异成绩为母校赢得尊荣“竢实扬华”。1917年以留美官费研究生考试第一名留学康奈尔大学,用自己的努力与才学,为母校赢得“东方康奈尔”之美誉。1919年成为美国卡内基梅隆工学院首位工学博士,学成后毅然回母校任教。
茅以升先生1920年任母校教席,24岁任教授,不到30岁即出任母校第21任校长,堪为当时最年轻的大学教授和校长。茅老一生挚爱母校,先后四次出任母校校长。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时期执掌交大的4年间,他倾其所有延续交大薪火,力挽学校于既倒,使交大得以历经十余次辗转数千公里而重回唐山,凤凰涅槃,弦歌不辍。
1948年,先生回到母校演讲时如是说:“吾同学因受母校培植至毕业成就,学校之于同学,犹如慈母对待子女。既称校友,顾名思义,对母校似应为校儿或校子。”先生爱校之情、护校之心,可见一斑。
先生毕生以振兴中国的桥梁和铁道事业为己任。当他看到祖国山河上的钢铁桥梁均为外国人所建,决心要为国人争光,架设中国人自己的桥梁。抗战前期,茅老临危受命,主持修建中国人自己设计并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然而,为了阻止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入侵,在大桥通车仅89天,茅老又亲手炸掉自己修建的大桥,并在炸桥当晚赋诗明志,表达“不复原桥不丈夫”的爱国豪情。抗战胜利后,茅老又在很短的时间重新修复了钱塘江大桥。这一历经14年的建桥、炸桥、复建的历史,凝结了茅老把一切奉献给祖国的拳拳报国之心。
茅老一生取得的成就令世人敬仰,他将这些归功于自己求学求知时的努力。他说:“回顾我的读书生活,这14年的努力好比造桥,为我一生事业建造了坚实的桥墩。”可以说,西南交大是先生成才立业的第一站,为先生一生的事业打下了坚实基础。先生严谨治学的科学态度、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爱国荣校的高尚品格,正是新时期“五有”交大人的光辉典范。
茅老一生致力于授业育人和教育改革,对高等工程教育极为重视,而最为人称道的当属“习而学”的教育理念。“先习而后学”的思想,在高等教育发生根本变革的今天,仍然闪烁着智慧的光芒。可惜在长期苏联式的专业教育中,“习而学”被简单理解为理论学习与实习实践间的关系,忽视其作为学习理论的深刻内涵。用茅以升先生自己的话说,“习而学”的思想源自《大学》中的“致知在格物”,这正与现代建构式学习理论相呼应。
关于知识的来源和获取方法,自古以来,一直存在外源论和内源论之争。综合二者之要义的建构主义则认为,学习本质是个体在已有经验和知识的基础上,与外部世界相互作用,建构自己新知识、新体悟之过程。因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积极的知识发现者与建构者。早在上世纪前半叶,先生就已经敏锐注意到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他指出,教育“使学生处于被动,形成‘填鸭式’教育,并有空谈理论而好高骛远的危险”,因而反对“授课以灌输知识为唯一要义。对于生徒之创造性如何启诱,智力如何发展,个性如何鉴别,多置不问。以致学生受教日深,机械性日重”的教育方法。
显然,茅以升先生对“教”与“学”思考深刻,反映出“以学生和学习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有鉴于此,我校“四维一体”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中,强调知识“探究”而非知识“传授”,正是为了推动这种理念的教育实践。
作为工程教育家,茅以升先生并不因关注工程教育而忽视学生的全面教育。他在1981年撰文指出:“学文科的要学理,学理科的要学文。大家都可以学点音乐、美术之类。”他还援引马克思、恩格斯酷爱数学的例子告诫青年人:“要想当专家,首先应当是‘博士’,要想成为某一门知识专家的同志,千万别把自己的视野限制在这门学科的范围内。”
在他看来,“通”和“专”并不存在根本冲突,它们的关系就好比“垒石为塔,塔底愈广,塔顶愈高”。在这个求变革求创新的时代,教育不是简单的承袭前苏联的专才教育和美国的通才教育,而是探索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做到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为此,学校做出诸多努力,在“五课堂”推进、跨学科教育和书院制育人等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一是协同推进“五课堂”。茅以升先生曾根据多数工程师的意见,把工程师的成功要素归纳为6个方面,并依其重要程度排列为:品行、决断、敏捷、知人、学识及技能。我们认为这些要素的培养过程,应当发生在“五课堂”之中。
传统和现行的课堂教学是第一课堂;课下和课外衍生的校内各类活动如科技、文化、体育、社团、公益、兴趣小组等是第二课堂;国内校外的社会实践、实习、实训和义工等是第三课堂;国外的留学、游学、访学等海外学习和实习项目是第四课堂;易班(E-class)、MOOCs课程、云学习、翻转课堂等虚拟课堂和网络交互等e-learning学习平台则是第五课堂。
前四个课堂是在物理空间(Physical space)进行的课堂,第五课堂是虚拟空间(Cyber space)中的课堂。五个课堂共同构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无时不在、无处不在的“泛在”课堂。
“五课堂”协同推进人才培养,其主要目标是构建“价值塑造、人格养成、能力培养、知识探究”四维一体的具有交大特色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核心要素是“五课堂”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根本方法是建立“五课堂”全面深度融合协同、体现培养全过程的培养体系。
二是倡导跨学科教育。茅以升先生曾说“许多知识都是互相联系的。要想学得深,在某一方面作出成就,首先就要学得广,在许多方面有一定的基础……。有些知识,看起来与自己的专业无关,但学了见多识广,能启迪你的思想,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学习。”他进一步指出:“各生所受之教育,应以知识广阔、学力充实为原则”,要“多加涉猎人文学科”,克服“学生所受功课为物质所囿,缺乏陶情养性之文化学科教育,胸襟狭隘,不谙人事、经济,行动机械等”之陈弊。茅老的这些言论,折射出典型的跨学科教育思想。
我们在茅以升学院先行试点跨学科教育,通过跨学科专业、跨学科课程、跨学科教学团队,打造跨学科教育平台。2015年,在试点研究性拔尖创新班的基础上,学校成立了涵盖工科、理科、文科、金融等多个领域的跨学科复合精英班,采取大类招生与大类培养相结合,跨学科学习与个性化培养相结合方式培养人才。学生根据兴趣及特长,选择一个主修和一个辅修专业,从多种专业组合中进行跨学科学习。2016年,学校首批建设若干跨学科课程,课程教学团队跨工科、理科、文科、金融等多学科,以及教学、科研、管理、企业等多领域,课堂构成也由全校各种专业学生构成。
在这样的跨学科教育中,学习超越了简单的“理解”与“记忆”,能力培养将不再是空洞口号,老师们将为学生创造出有意义的学习经历,这种经历对学生的一生都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跨学科教育可以实现“从代码到实物,从设计到制造几乎任何产品”。大一学生带着创意与梦想,将用机械、材料、电子、计算机、管理等多个学科的工具、知识与方法,去创造自己的产品,完成从策划、设计到实现、发布的全过程。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的兴趣、好奇心、想象力与潜力得到最大程度激发,由此迸发的创造力不可估量。
三是探索书院制育人。经过前期精心筹备,今天学校正式成立第一个以茅以升老校长的字“唐臣”命名的书院——唐臣书院。学贵得师,教育的真谛应该发生在老师和学生之间。茅以升先生从教期间就经常在课余时间,约请同学来自己家里交谈,从无拘无束的谈话中,了解学生对课程掌握理解的程度。
通过书院这个载体,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朋辈之间的沟通交流和相互砥砺畅通无阻,将追求学问、培养品德的过程融入到学生成长的点滴之中,使学生在一个充满温暖、期望和归属感的关爱和睦气氛里学习生活。书院的宗旨是培养“有社会担当和健全人格、有职业操守和专业才能、有人文情怀和科学素养、有历史眼光和全球视野、有创新精神和批判思维”的“五有”交大人,并为全校广泛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书院制探索做出示范。
希望全体交大人传承茅以升的教育思想,永续传承茅老宅心仁厚的德行、尽心知性的修为、家国天下的情怀、忠恕任事的作风、求真务实的品格和开拓创新的勇气,立志成为“五有”交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