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

    09

    大国重器耀苍穹

     9月25日,目前世界最大的天文望远镜——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英文简称FAST)在贵州省平塘县克度镇大窝凼村正式落成启用。祖国西南,苗岭深处,从此又添一件大国重器。  FAST工程总工程师兼首席科学家南仁东说,FAST是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大科学装置,由中国科学家创新设计、研发制造、组织施工,实现了多项技术突破。借助这只“天眼”,科学家将可以巡视宇宙中的中性氢、探索宇宙起源和演化、观测脉冲星、研究极端状...
  • 19

    09

    让“天眼”的视线不断延伸

    “天眼”“摘星”,不负众望!  中科院国家天文台10日宣布,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发现了多颗脉冲星。  脉冲星是一种自转周期极其稳定的星体,被称为宇宙中最精准的时钟,可以为引力波探测、航天器导航等重大科学及技术应用提供理想工具。而这是中国天文设备首次发现脉冲星,实现了“零的突破”。有国际同行表示,“中国天眼”的调试以及逐渐产出成果,是目前国际天文学界最激动人心的事件之一。  “中国天眼”FAST馈源...
  • 19

    09

    “中国天眼”捕捉宇宙“脉冲”

        它时强时弱、若隐若现,仿佛穿越亘古蛮荒而来;它源自茫茫宇宙深处,是名副其实的“天籁之音”。它就是根据脉冲星信号振幅转换为声音后制作的一段音乐,蕴含着等待破解的宇宙之谜,深邃而神秘。这段神秘“天籁之音”只有短短30秒,却是贵州平塘国际天文体验馆的“镇馆之宝”,而捕捉到脉冲星信号、探测其振幅的是“中国天眼”即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它就坐落在平塘一个被称作“大窝凼”的喀斯特地貌巨型洼坑中...
  • 19

    09

    仰望星空 脚踏实地

     我叫张素,是中国新闻社记者。作为一名科技记者,我与同行一直试着搭建连接公众与科学家之间的桥梁。今天,我代表无数位曾报道过南老师事迹的记者,站在这里,再为大家勾勒一幅南老师的肖像。 很多见过南老师的人都记得他的眼睛和胡子。那双眼睛,目光如炬;两撇小胡子,特有性格。尽管他个子不高,衣着休闲,可是把手往裤兜里那么一插,整个人就特别精神。 南老师病逝以后,我和同行们去采访他的亲朋好友,勾勒这位科学大家的...
  • 19

    09

    千山崇仁 万水向东

     我叫张智勇,是贵州省黔南州大数据管理局局长。在平塘县工作期间,我有幸见证了“中国天眼”选址和建设的整个过程,并参与了对项目的服务和地方配套设施建设。 我和南老师是1995年认识的。记得那是他第一次带领队伍到平塘考察望远镜选址。 考察地点在大山深处,下车后还要走3公里多的山路。当时,南老师刚好是知天命的年龄,个头不高,皮肤黝黑,人很精神,一下车,就张罗大家往山上走。说是山路,实际上没有路,是临时安排人...
  • 19

    09

    您的身影,是我追随的目标

     我叫杨清阁,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FAST工程的高级工程师。12年前,我在清华大学工作,负责FAST密云模型并联机器人的设计和制造工作,我和南老师就此相识。2009年,我正式加入FAST团队。 南老师,您在我记忆里,是执着的汉子。 当年,为了选出性价比最高的台址,尽可能减少FAST工程的造价,南老师踏遍了贵州大山里几乎所有的洼地。那时候,从北京到贵州的绿皮火车,要走将近50个小时,南老师就这样一趟一趟穿梭不停,不知不觉...
  • 19

    09

    科学魂浇筑大国重器

     我叫彭勃,是FAST工程副经理。我和南仁东老师都是王绶琯老院士的学生,又因FAST成了22年的工作搭档。 今年9月15日,我正在机场转机。同事告诉我,南老师走了。 我呆呆地站在机场的大厅,心里空荡荡的。我不敢相信,与我并肩奋斗了20多年的“老南”,我那无话不谈的好朋友、同甘共苦的好战友、亲密无间的好兄长,就这样离我而去。 FAST直径500米,足足有30个足球场那么大。整个工程分成五大系统,每项工作都是千头万绪。FAST各...
  • 19

    09

    科技报国 筑梦苍穹

     我叫郑晓年,是FAST工程常务副经理。 南老师在他人生最后的22年,只干了一件事,实现了一个梦想,用生命铸就了世人瞩目的“中国天眼”FAST! “中国天眼”是“国之重器”。2016年9月25日FAST落成启用,习近平总书记专门发来贺信。此后,“中国天眼”作为标志性科技成果,又被写入2017年新年贺词、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 南老师是FAST的倡导者、设计者和建设者,是FAST工程首席科学家和总工程师。FAST的落成启用,见证了南老师“...
首页上页1下页尾页 共1页

热门点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