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9

    06

    竺可桢与浙大西迁

    1937年8月13日,中日淞沪会战打响,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战火很快烧到了杭州。偌大的一片国土,已经容不下一张安静的书桌,浙江大学校长竺可桢心急如焚。浙大师生迁徙途中为了保存文化的薪火,保存读书的种子,浙大必须向后方搬迁!鉴于武汉、重庆和长沙等大城市,已有大量的机关、工厂和高校迁入,运输困难、供给困难和住宿困难都是板上钉钉的事,他决定将学校搬到西南内地较为偏远的小城甚至乡村。于是,从1937年11月开始,竺可...
  • 09

    06

    竺可桢与妻子的故事

    ​竺可桢廉洁俭朴,一心为公,处处为人表率,他忙于迁校事宜,无暇顾家,如若西迁之路有什么最令竺可桢痛心疾首的话,那无疑就是在江西泰和时,他的夫人张侠魂和儿子竺衡的去世。  张侠魂出身湖南望族,毕业于上海女校。她和竺可桢是在未见面时就订婚了的,因她的家教、学识,特别是文章书法都很有功底,很受留洋回来的竺可桢喜欢,婚姻甚是美满。也就是在1937年,竺可桢将妻子和孩子接到了杭州。在战事进一步恶化、浙大不得...
  • 09

    06

    竺可桢建立观测所

    1918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顺利完成学业,获得了哈佛大学气象学博士学位。归心似箭的他拒绝了美国多所高校的邀请,满心希望地踏上了归国的轮船。他憧憬着用自己的所学报效祖国,期盼着早日实现“科学救国”的理想。然而,他在美国留学的这些年,正是中国军阀割据、内战频繁的时期,整个国家在战乱中满目疮痍。摆在竺可桢眼前的现实是残酷的。当时的中国仅香港和上海徐家汇有两座用于观测气候变化的测候所,却均由外国人控制,...
  • 09

    06

    竺可桢与胡适赌命

    气象学家竺可桢,十五岁那年从故乡绍兴小学毕业,考进了上海澄衷学堂。在澄衷学堂,他的才学没有哪个能比得上,可是他的个头和体重,却要比同龄人矮一截,轻十来斤。他的这副单薄瘦弱的身子骨,成了同学们讥讽和嘲笑的目标。一天,在教室的走廊上,迎面走来几个同学。他们中,有的对着竺可桢挤眉弄眼,有的故意大声挖苦:“好一个寒酸的小矮子,准活不过二十岁!”竺可桢十分气恼,真想针锋相对地回敬几句,但他又一想,谁叫我...
  • 09

    06

    竺可桢的善于思考

    竺可桢不仅爱学习,还爱思考问题。家乡雨水特别多,屋檐上老是滴水,落在石板上发出“滴滴答答”的响声。竺可桢站在一旁数那滴答作响的水滴,数着数着,他像发现了奇迹,眼睛盯住石板出神,他心里纳闷:哎,这些石板上怎么有一个一个的水坑呀,水滴正好滴在小坑里。再看看另外一块石板,也是同样的情况。他立即跑去请教父亲。竺嘉祥听了儿子的问话,由衷地高兴,耐心地向他解释说:“小熊啊,这就叫‘水滴石穿’呀!别看一滴一滴...
  • 09

    06

    竺可桢的简朴生活

         竺可桢身为知名科学家,却一生过着简朴生活。在抗战最艰苦的岁月里,身为大学校长兼中央气象研究所所长的竺可桢有一年的年夜饭吃的竟是霉米,却把所长应得的几千元的救济费平分给其他同事。生活中,竺可桢尽管配备专车,但是他也很少使用。更令人感动的是,在艰难的条件下,竺可桢表现出知识分子的清廉与敬业:据詹锳先生回忆,1940年底,友人介绍他到浙大任讲师。当天正值大年初一,他以为竺可桢不会来上班。但当他来到校本...
  • 09

    06

    竺可桢记日记习惯

    每天记日记,是他的习惯,他一生记了厚厚的几十本日记。除了1935年以前写的日记在抗日战争期间丢失以外,从1936年1月1日到他去世的前一天——1974年2月6日,共38年零37天,日记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全部完整地保存着。(竺可桢日记及文稿)他把这些是当作一项科学观察的工作来做的,非常认真、细致。无论刮风下雨、酷暑严寒,人们都可以看到一位老人早晨从公园的北门进来,南门出去;傍晚又从南门进来,北门出去。他就是竺可桢。...
  • 09

    06

    科学家竺可桢——半百者行万里路

    1936年,竺可桢年近半百,出任浙江大学校长。这一时期,他推行大学教育方针、改善教学环境、健全教育制度、整顿教风、学风,确立了浙江大学的“求是”校训,把浙江大学由一个规模较小的大学,办成了蜚声中外的著名学府。抗战爆发以后,他带领全校师生在两年之内,经过四次大的迁移,跋涉五千里,在极端简陋的条件下坚持教学和科研活动,终于在1939年底到达并定居于贵州遵义和湄潭。返杭之前艰苦创业的浙江大学,在几门基础科学...
  • 09

    06

    竺可桢爱国之路——路漫漫

    竺可桢出生于浙江绍兴东关镇的一个粮商之家,父亲竺嘉祥因受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希望自己的儿子也能以读书奔出个好前程。而自小秉性温和的竺可桢也不负所望,勤奋刻苦,聪明好学。1910年,竺可桢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庚子赔款”留学美国的名额。1910年,第二届庚款留美考录70人中,竺可桢以第28名的成绩入选,报读伊利诺大学,习农业。(同期留学名录中还有赵元任、胡适等)(第二届庚款学生留美合影...
  • 09

    06

    少年竺可桢——少年强则国强

    科学家竺可桢(1890-1974),不仅是我国近代气象科学的奠基人,而且是研究我国物候学的倡导者。他的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治学精神,以及他的坚强的毅力和高度的责任心,是与他儿时养成的勤奋好学、多问善思的习惯分不开的。竺可桢生于1890年3月7日,浙江省绍兴市东关镇人(今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据家谱记载,顾金娘在生儿子的前几天做了一梦,梦里见到一只大熊,解梦先生说这是应了中国古代的“梦熊来兆”的那句俗语,因此,竺嘉祥为儿子...
首页上页1下页尾页 共1页

热门点击